網頁

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

日本311大地震事件簿(二)

日本311大地震事件簿(二):

0220110312(星期六)- 日本史上最強地震,威力驚人,導致核電廠爆炸,引發核爆危機。地震災區福島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冷卻系統發生故障,一直未能降溫,終於在下午336分壓力爆煲,令核電廠大爆炸。大爆炸後,核電廠周遭白灰色濃煙瀰漫,中央控制室輻射水平一度超標 1,000倍,廠外輻射量也一度急升 70倍,一小時洩漏的輻射,相當於公眾一年內能承受的最大極限,區內隨即傳出多達 90人感染核輻射。

▲福島第一核電廠一號機組在發生爆炸(圖片來源:截取自網絡)
日本政府昨天增派一倍人手至 10萬自衞隊員投入救災工作,是自衞隊歷來最大規模行動。隨着航空母艦列根號( USS Ronald Reagan)戰鬥群抵達,美國有兩艘航母協助救災。

▲美軍核動力航空母艦「列根號」(圖片來源:截取自網絡)
福島第一核電廠 (Fukushima I Nuclear Power Plant)
1號反應堆:上午進行蒸汽釋壓,釋放含輻射的蒸氣之後,即檢測出核裂變時產生的放射性物質「銫」。但在日本時間下午15:36發生爆炸,並冒出白煙,外壁崩落,造成四名工作人員受傷。

福島第二核電廠 (Fukushima II Nuclear Power Plant)
福島的第二核電廠冷卻系統失效。
 
032011 0313(星期日)- 日本氣象廳最初錄得這次大地震的強度為黎克特制 8.8級,美國地質勘探局( USGS)其後將強度修訂為 8.9級,氣象廳昨(周日)再將強度上調至 9級,成為歷來全球第四大地震。地震專家更指,大地震會令日本本州向東移位達 2.4


 1 5號機使用的典型沸水反應爐馬克 1號截面圖(圖片來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

橘色的部份為主要圍阻體結構, 
1:爐心包含燃料棒與反應控制棒39 
5:用過燃料池, 
8:壓力槽, 
10:混凝土屏蔽牆, 
11:乾井, 
18:水(濕井), 
19:圍阻體,上方的混凝土封蓋 2可開啟交換燃料, 
20:底部基座, 
21:反應爐外建築物, 
22:燃料更換平台,
 24:抑壓室, 
25:排氣口, 
26:起重機,用來搬運燃料棒及替換組件, 
27用過燃料, 
28:冷凝液管, 
29:冷水管,來自渦輪發電機組, 
30:蒸氣管,往渦輪發電機組, 
39:反應控制棒,由31調整插入深度調節反應。抑壓室在底部基座周圍形成一個環形槽。

福島第一核電廠 (Fukushima I Nuclear Power Plant) 
1號反應堆:冷卻系統均失靈。 
2號反應堆:冷卻系統均失靈。反應爐內水位出現異常下降,但是還未發生燃料棒露出水面情形。東電目前以連接電源車的方式降低反應爐容器內壓力,但不排除之後也要進行排氣減壓和海水冷卻作業。 
3號反應堆:上午冷卻系統失靈,自動供水停止,發生部分燃料棒熔化的爐心熔毀危險。

福島第二核電廠 (Fukushima II Nuclear Power Plant)
1號反應堆:冷卻系統均失靈。
2號反應堆:冷卻系統均失靈。 
4號反應堆:冷卻系統均失靈。

相關網址:
※ 日本311大地震事件簿(一)
※ 日本311大地震事件簿(三)
※ 日本311大地震事件簿(四)
※ 日本311大地震事件簿(五)
※ 日本311大地震事件簿(六)
※ 日本 311大地震事件簿(七)
※ 日本 311大地震事件簿(八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